有机基地连片建 绿色理念惹人赞
作为英利来说,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战略来应对目前的时局,比如制定了334战略及探索一站式模式。
面对当前双反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肖宗杰这样告诉记者。对此,肖宗杰说:在光伏冬天依靠这种偷工减料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是不明智的,没有质量作为保证,企业终究无法度过这个光伏寒冬,而作为提供光伏检测的我们也将帮助市场完成这一轮洗牌。
在欧美双反大棒挥向中国、光伏行业哀鸿遍野的时刻,合能阳光却能被业界公认的有着硅谷圣经和投资风向标之称的Red Herring杂志评选为亚洲百强,实属不易。采访过程中,一位从事光伏组件制造的曾姓男士也跟记者说出了下游厂家的苦恼。但是,双反也给我们带来了机会。据记者了解,几年前,企业对单晶棒的检验只凭肉眼,只要看到单晶棱线,就会照单全收。虽然目前国内权威的认证中心已经开始对光伏产品进行质量认证,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每一批次、每个产品都能达到标准。
他认为,在市场需求量巨大时,什么样质量的产品都会充斥其中,唯有竞争,才能去除糟粕。因为光伏界有这样一个定律:效率提高1%,利润就至少提高10%。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7/14.41/17.51 亿元,同比+35.7%/30.2%/21.5%;对应PE 估值分别为17.2x/13.2x/10.9x。
1、公司2023 年毛利率达21.09%,同比+3.88pcts,公司2023 年净利率达8.31%,同比+5.07pcts,毛/净利率实现大幅上涨。配网板块毛利率达16.74%,同比+5.26pcts,主要是配电网业务通过实施技术标准化降本增效、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效率效益实现新提升。国际板块毛利率达9.15%,扭亏为盈。国际业务表现抢眼,公司依托国际工程开展海外电力工程总承包业务,该板块全年营收达7.24 亿元,同比+261.1%。
配网协议库存14 个省份所投标段占有率保持领先,17 个省份中标额同比实现增长,价值链高端产品合同持续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实际上,在光伏产业链中,各国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格局。也许,欧美的反倾销调查或成为改变国内光伏产业畸形发展现状的一剂猛药。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纷纷借政策东风,盲目上马项目建设,引发行业非理性扩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此前欧盟也曾对中国数据卡等产品发起贸易调查,但最终均不了了之。中国也将对光伏上游的欧盟多晶硅企业启动双反调查,贸易拉锯战愈演愈烈。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企业前10强中,中国占据半壁江山。当然,单纯依靠国外市场的发展路径也是不健康的,开拓中国内部市场也应是光伏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国内同行业之间进行恶性竞争,导致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光伏产品价格急剧下滑,企业经营压力骤增的局面。积极应诉的同时,国内一些地方如河北、江苏、江西等地的光伏企业,已开始谋划产业外迁,一方面携带资金、人员、技术,选择进驻欧美投资建厂,以规避高额的反倾销反补贴税。
由此带来该行业的淘汰合并、整合提升,鞭策国内光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掌握核心的晶硅提炼技术。中国更是将其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在与欧美企业抗衡中保持优势的产业。
目前,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逐渐得到各国普遍重视。英利、尚德、天合及阿特斯等国内四大光伏巨头也表示将积极应对,聘请通晓欧盟法律的律师,搜集证据以证明自身不存在倾销行为。继美国之后,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对中国出口欧盟的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同时,我国光伏产品先后遭遇欧美等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令新兴的光伏产业发展雪上加霜。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曾发布专题报告《美国轮胎关税:以高昂代价挽救少量就业岗位》,就美国对华轮胎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为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称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赢家是替代国的相关企业,而美国本土轮胎企业的受益极为有限,同时还可能招致中国在其他贸易领域的反制措施,得不偿失。目前,我国80%的光伏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部分光伏产品的生产企业为民营企业,难以应对内外夹击的严竣形势。
在现代贸易依存度渐高的背景下,欧美等国滥用贸易保护措施,对华不断发动双反调查,其结果必定引发新一轮的贸易拉锯战。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从德国进口了7.64亿美元的多晶硅材料和3.6亿美元的银浆原料,累计从海外采购约400亿元的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其中德国和瑞士等欧洲国家产品占近五成。
业界称,国内光伏产业的寒冬来了。在过去的3年中,中国光伏企业已由不到80家增长到500多家。
但目前看来,该案的走势并不明朗,不排除最终出现中止调查、终裁认定不构成倾销的可能。而中国光伏行业也应借机调整自身发展格局,或可迎来春天。
因而,互掐的贸易战并不能真正保护本国相关企业的利益及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中欧光伏贸易摩擦的唯一出路只有善意磋商、互利共赢。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开拓国外其他潜在市场,如日本、韩国、南美、非洲及东南亚地区等。为了抢夺中国市场,外资企业之间互相压低原料价格,今年硅料现货市场价格降幅达40%,有的企业甚至采取零价格、只需付海运费的方式在中国市场实施着倾销行为。立案后,政府间磋商的大门依然敞开,如果通过政府谈判达成政府间协议,反倾销调查也可以撤销。
形成行业自律和良性竞争的新形势,迎来光伏产业的又一春。光伏产业链主要涉及多晶硅提纯、电池生产、组件封装、系统集成四个环节,中国主要居于该产业链的电池、组件制造环节,而欧美等国则是多晶硅材料、生产装备的供应国,也同时是光伏产品的重要市场国。
在欧盟公布对华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程序后,行业内的悲观情绪不断蔓延,大多称光伏产业的极寒严冬来临了,甚至预期将有大半光伏企业破产。(本文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法学部讲师)
光伏产业链主要涉及多晶硅提纯、电池生产、组件封装、系统集成四个环节,中国主要居于该产业链的电池、组件制造环节,而欧美等国则是多晶硅材料、生产装备的供应国,也同时是光伏产品的重要市场国。为了抢夺中国市场,外资企业之间互相压低原料价格,今年硅料现货市场价格降幅达40%,有的企业甚至采取零价格、只需付海运费的方式在中国市场实施着倾销行为。
英利、尚德、天合及阿特斯等国内四大光伏巨头也表示将积极应对,聘请通晓欧盟法律的律师,搜集证据以证明自身不存在倾销行为。由此带来该行业的淘汰合并、整合提升,鞭策国内光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掌握核心的晶硅提炼技术。但目前看来,该案的走势并不明朗,不排除最终出现中止调查、终裁认定不构成倾销的可能。继美国之后,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对中国出口欧盟的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
形成行业自律和良性竞争的新形势,迎来光伏产业的又一春。目前,我国80%的光伏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部分光伏产品的生产企业为民营企业,难以应对内外夹击的严竣形势。
此前欧盟也曾对中国数据卡等产品发起贸易调查,但最终均不了了之。中国更是将其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在与欧美企业抗衡中保持优势的产业。
中国也将对光伏上游的欧盟多晶硅企业启动双反调查,贸易拉锯战愈演愈烈。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企业前10强中,中国占据半壁江山。